在我眼中,約翰尼斯堡是一座需要時間去認識、去體會的城市。初到這裡的人,也許會對它的表象望而卻步——高犯罪率、荒蕪的市中心、過去的創傷……但如果你願意多停留幾天,走進社區,和當地人聊聊天,慢慢地,你會發現這座城市的韌性與生命力,是南非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。它是複雜的,也是充滿驚喜的。
我認識一位來自英國的攝影師 Mike,原本只是因為轉機的緣故在約堡停留一天。結果他意外走進了 Maboneng 的藝術街區,被那裡的創意氛圍吸引,後來乾脆搬來住了半年,專門記錄這座城市如何從舊傷中自我重建。約翰尼斯堡,就是有這樣一種魔力,讓人意外愛上它。
這座城市的故事,要從金礦開始說起。19 世紀末因金礦而誕生的約堡,在 1990 年代白人搬離市區後,一度陷入低谷。然而,近年來透過市民的努力,逐漸喚回了昔日的活力。無論是街頭藝術、獨立書店、還是美術館與博物館,這座城市正在一點一滴地被熱愛它的人重新塑造。
對於來訪的旅人,約堡有幾個地方絕對值得花時間停留。像是種族隔離博物館,這是一座讓人無法輕鬆走出的地方。館內展示的內容並不逃避過往的創傷,從沙佩維爾大屠殺到索韋托抗爭,無不真實呈現那段歷史的沉重。但正因為這種不迴避,它才更有教育意義。我曾在這裡遇到一對來自紐約的年輕夫婦,兩人是社會學系的教授,專程帶著十幾位學生來南非做田野調查,他們說:「我們在這裡學到的,比任何教科書都多。」
離開博物館,不妨去城市的心臟——Joubert Park——走一走,這裡藏著非洲最大的美術館之一。雖然周遭環境仍有些許雜亂,但館內展品卻令人驚艷,從畢卡索與羅丹的經典作品,到本土藝術家的原創畫作,都能在這裡找到。對我來說,最打動人心的是南非畫家 Gerard Sekoto 的〈Yellow Bricks〉,這不僅是藝術品,更是一段南非黑人藝術家終於被看見的歷史見證。
城市的另一個面貌,則可以在 Newtown 找到。這個老區過去曾是工業重地,如今轉型成創意文化中心。市區散步時,我偶然走進一間老舊發電廠改建的展演空間,那晚正好有一場爵士音樂會,現場觀眾不分種族、年齡,台上的歌手用祖魯語演唱,台下則有人隨節奏搖擺,那一刻,我真的覺得這座城市正在療癒它自己。
若想了解南非法律與人權的演變,Constitution Hill 是不可錯過的一站。這裡曾是監獄,囚禁過曼德拉與甘地,如今則成為南非憲法法院的所在地。我參觀那天,剛好遇到一場中學生的導覽課程。導覽員是一位熱情的年輕律師,他告訴我:「這裡的牆壁不能忘記過去,法庭則是我們對未來的承諾。」
當然,約堡也不只有歷史與藝術。如果想體會城市的自然面貌,可以前往約翰尼斯堡植物園。這片寬達 81 公頃的綠地,原本竟是高爾夫練習場。現在這裡種滿來自世界各地的樹木與植物,有玫瑰園、有多肉花園,還有一區模仿莎士比亞時代草藥的花園。週末常能見到當地家庭在湖邊野餐,孩子們在草地上奔跑,那畫面讓我想起倫敦的 Hampstead Heath,有種熟悉的悠閒感。
若你願意離開市中心,走得更遠一些,那麼 Soweto 會是一場深刻的旅程。這裡過去是種族隔離制度下,非白人居民被迫遷居的地區。如今雖已重獲自由,卻依然背負著歷史的傷痕。曾住在柏林的朋友 Emily 告訴我,這裡讓她聯想到東柏林,一樣是歷史與當代並存的地方。她參加了導覽團,造訪了曼德拉故居、自由憲章廣場,還在色彩斑斕的 Orlando 電塔下體驗了高空彈跳。她說:「這種地方,只有站在現場,才能真正理解南非的靈魂。」
除了現代歷史與城市更新,約堡也有令人驚喜的古老故事。在位於威特沃特斯蘭大學內的 Origins Center,你可以一窺人類演化的漫長旅程。從距今兩百萬年前的石器工具,到 San 族的岩畫,這座博物館展示了我們如何從獵人轉變為說故事的動物。我在館內遇見一位瑞典的人類學者,她說自己每年都會來南非做研究,因為這裡「比任何地方都更能讓你直面人類的起點」。
所以,下次若你因轉機而降落約堡,別只是待在機場旁的飯店。不妨花個兩三天走進這座城市,不管是追尋歷史、欣賞藝術、或是單純感受市集與街頭音樂的熱情,都能讓你對約翰尼斯堡有不一樣的認識。畢竟,旅行的本質,就是願意讓自己對世界保持好奇,而這座城市,正等著你帶著好奇心,來發現它那不完美卻充滿希望的靈魂。
留言
發佈留言